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:離開人才培養(yǎng),大學將不成為大學
(人民網記者 賀迎春)“如果沒有人才培養(yǎng),你搞科學研究,它的名字一定叫科研院所;如果沒有人才培養(yǎng),你搞社會服務,它可能是企業(yè),也可能是農業(yè)推廣站等等。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在呼和浩特出席人民網2016大學校長論壇時表示,大學的使命和責任雖然越來越豐富,但是,最根本的還是培養(yǎng)人才,立德樹人。離開人才培養(yǎng),它就不是學校。
人民網大學校長論壇,今年已經是第三屆。本屆大學校長論壇的主題是“堅持立德樹人,建設一流大學。”來自人民大學、山東大學、中國政法大學、北京郵電大學、內蒙古大學、內蒙古師范大學等70所高校書記校長參會。
瞿振元強調,建設一流高校必須堅守立德樹人這一立身之本。我們的人才培養(yǎng)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時代要求,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要求。因此,要解決我國教育發(fā)展中的現(xiàn)實問題,必須加強立德樹人,培養(yǎng)人才的工作。高校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(yǎng)能力這個核心點,并以此帶動其他工作,學校各方面的工作要圍繞這個核心點來展開。
瞿振元表示,堅持立德樹人就要珍惜珍愛青年期。青年期是一個人的生理、心理發(fā)育指數(shù)式增長的最后階段,這個時期,多給他們一點教育,多一點養(yǎng)分,他們就可能成長得很快,長得很高。就像小麥,在我們幼兒園、小學的時候,它可能就是幼苗,中學的時候就是拔節(jié),到大學應該是灌漿期,這個時候,需要陽光、需要水分、需要養(yǎng)分,如果這個時候荒廢了,他們就會耽誤一季的收獲。所以,青年期作為一個特殊時期,我們的校長、書記、老師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、關愛,珍惜、珍愛青年期,使得他們更好的成長。
瞿振元表示,引領青年就要堅持知識教育和道德人品教育兩手抓、兩手都要硬。我們很多學校有些校訓,講的是非常全面的。但是,在很多院校確實存在著重智育、輕德育;重知識教育,輕道德人品教育的情況。同時,我們在知識教育方面,也有很多短板需要深化改革,積極地加以推進,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。因此,我們要引領青年,立德樹人,就應該把思想政治工作予以加強,道德、人品教育要加強,同時,必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進一步加強知識教育,使得我們的學生在德、才兩個方面,當然還應該包括他們的身體、心理,以及審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(fā)展。
(瞿振元,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、教授)
(原文刊載于人民網2016年12月23日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