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成人无码专区_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_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_最好看的2019年中文视频_97影院午夜伦不卡_国产精品A无线_久产久精国九品_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_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學術動態(tài) >智庫觀點
智庫觀點
謝維和:大學國際化的新階段與特征
來源:中國高等教育學會    閱讀數(shù):2785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13    分享到:

1670916713745125.jpg

謝維和


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,“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,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(zhàn)略”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”。這也是大學國際化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的指導思想,是新發(fā)展階段大學國際化的重要任務。

一、中國大學國際化的發(fā)展歷程

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學國際化的發(fā)展歷程,主要表現(xiàn)為逐漸進步、不斷豐富和日益提升三個階段。這種發(fā)展歷程從中國留學生回國的角度看,可以表現(xiàn)為“學習回國、學完回國、學成回國”三個階段;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,則可以表現(xiàn)為“跟跑、并跑、領跑”的過程。如果從大學國際化的整體角度看,這個過程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。

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到90年代前后,其主要特征是注重交流,增加互信。在改革開放初期,由于過去的某種原因,我們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大學之間缺少了解與認識,雙方都需要有一個彼此認識與相互熟悉的階段,需要有一個增加信任的階段。所以,在第一個階段中大學國際化的主要任務是注重交流,增加互信,具體表現(xiàn)為簽訂交流協(xié)議與備忘錄,這也成為了當時大學國際化水平的主要標志與成績。那時候在介紹大學國際化發(fā)展時常常說,我們與多少個國家、多少個機構簽訂了協(xié)議或備忘錄。

第二個階段是90年代到21世紀初。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與進步,國家的實力進一步提升,高等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。這個階段我們跟很多國家的大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,彼此間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,在世界各國的一些大學中,也有了不少朋友。這時就不僅僅是迎來送往,相互介紹的交流,而是開始轉向一些實質性的合作。所以,這個階段國際化的重心逐漸從交流轉向實質性的合作,關注點也更多的是一些實質性的項目,包括人才培養(yǎng)與科學研究等。而國際合作中的學生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、科研經費等,則常常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學國際化的評估指標。

第三個階段是2012年至今。這個階段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,經濟發(fā)展水平與國際的地位不斷提高。與世界各個國家,包括一些發(fā)達國家開始形成了一種更加平等或平視的格局。因此,在這個階段中國大學的國際化更加強調與重視國際化的水平與質量,更加注重大學在國際化中的貢獻。

二、新時代中國大學國際化的特征

在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中,大學的國際化必須在建設教育強國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(yǎng)質量、著力造就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、探索一條教育發(fā)展的新路、促進世界高等教育發(fā)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。從這種定位與責任看,新時代大學國際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個方面:

第一,大學國際化應該具有一種平視世界各國包括發(fā)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新格局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70后、80后、90后、00后,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,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,也不像我們當年那么‘土’了……”,這種平視的格局意味著,大學的國際化可以形成一種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。因為,只有我們自身的水平高,才能夠真正與對方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。自己水平低,想跟別人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,是不可能的。過去,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段非常好的話,他在《對于參與國際教育運動的意見》一文中提到,國際交流的目的有兩個方面:交換知識、解決問題。因此,“即以交換知識論,必先雙方有東西可以換來換去,才可算為交換。自己必先有好的東西,才能和人換得好的東西。因為,‘給的能力’常和‘取的能力’大略相等。能給多少,即能取多少”,所以,平視的交流合作格局是一種高水平的平等的交流合作。當然,這也意味著我們自己要有好東西,我們自身需要更加的努力,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。

第二,這種國際化必須是一種立足自我的對外開放。換句話說,新階段國際化中的交流合作,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把高水平人才培養(yǎng)和高質量教育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,并以此為基礎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,而不能是過去那種“交作業(yè)”的模式。2018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與老師和學生座談時,曾經說過一段非常深刻的話,他指出 “只要我們在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、有成效,我們的大學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、有話語權”。這個看法是非常符合教育規(guī)律的,特別適合新時代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大學國際化。只要我們能夠培養(yǎng)忠于自己國家,認同自身民族文化,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有責任感的人,別人就會認為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,就會來學習我們的經驗。我們在國際上就有話語權。這也是我們在國際化中的文化自信與教育自信。

第三,新時代大學國際化應該對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中國的貢獻。這種做貢獻,并不是要沿襲歷史上世界高等教育發(fā)展的軌跡,去取代其它國家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。中國大學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,以及大學國際化的發(fā)展取向,是要為世界其他國家教育的發(fā)展提供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,為其他國家實現(xiàn)教育的現(xiàn)代化,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水平,提供一個新的選項,從而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全球高等教育格局。這也是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對世界的責任。新時代中國大學國際化的任務與責任不僅要出人才,同時要出經驗、出示范、出方案、出智慧。


【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(fā)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,清華大學原副校長、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教授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大學校長論壇上的報告】
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?

為了得到我們網(wǎng)站最好的體驗效果,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.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